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18

排放交易系统将对投资决策产生实际影响

在中国实施的各项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中,碳定价具有极大的减排潜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能源创新机构(  )进行的建模分析表明,到2030年,在实施碳定价的情况下,碳排放将比常规情境减少27.49%。

尽管碳排放交易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并非万能;该研究也指出,中国要实现气候目标,必须同步实施其他补充政策。中国目前的减排政策组合印证了这一观点:碳市场将与一系列其他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例如电力行业改革和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度等。

3. 配额管理决定全国碳市场的减排效果

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市场碳价上下波动,但大多数时间维持在每吨60元人民币以下,平均价格大约为每吨30元人民币。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称,碳价要到2020年以后才会达到每吨200-300元人民币,在此之前,企业无法感到真正压力。2017年中国碳论坛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访的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未来碳价会随着交易量增加而稳定上涨,但价格上涨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环境保护署估算,目前碳排放的社会成本为每吨41美元(272元人民币),而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碳排放交易系统的碳价都低于这一价格。碳价过低是所有碳交易市场的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超额分配配额,中                                               国的试点项目也存在这一现象。美国加州和英国近期就开始通过最低限价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也可以出台此类政策;中国碳论坛研究负责人休•斯莱特表示:“在试点项目中,中国主要依赖事后调整机制和价格稳定储备金的方式稳定碳价。但是,为了鼓励去碳,中国应该考虑实行最低限价制度。”

虽然由于低价和超额分配配额,碳交易市场的机制目前尚未催生出大幅的碳减排,但这些系统已经产生巨大的收入:到2016年年底,全球碳排放交易系统已创造收入近300亿美元。这一收入正用于其他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中。

4. 区域试点为全国碳交易打下基础

自2013-2014年起,中国的试点碳市场开始进行交易,为建立全国碳市场打下基础。首批七个试点系统包括五市两省,涵盖13.7亿吨二氧化碳以及3271个责任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量不断增长。中国碳论坛2017年调查报告显示, 年试点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了106%和29%。试点系统合规性较高:2016年以来, %纳入系统的企业能够遵守试点规定。

其中,北京碳市场的碳价最高,并保持高度稳定,维持在每吨50元左右。包括广州在内的试点市场进行了配额拍卖试点——全国碳市场成立初期,配额实行免费分配,最终将逐步转变为拍卖方式。即使在全国碳市场开始交易之后,试点市场预计仍将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确保赞未纳入全国市场的企业参与数据收集和减排行动。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8

中国一亿人口面临饮水安全问题

国仍有一亿农村人口面临饮水安全问题,
作为中国首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报告,该书认为,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形势严峻,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企业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落。
而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解决这一威胁。10月2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 上周六,我阴差阳错地参与了英国最繁忙炼油厂外的抗议示威活动。一些抗议团体组织了以“原油觉醒”为题的一系列大规模行动,旨在强调石油业对环境的破坏。周六的游行是压轴行动:12名妇女将自己锁到一辆停在埃塞克斯(英国东岸)的科里顿炼油厂车辆通行道的车子上。另外数百名抗议者则围堵壳牌润滑油公司的通车道。
我在那儿帮我姐姐拍摄一个主题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影视项目。但组织者没有说明这次活动的性质,所以我们俩都不清楚活动实质内容是什么,直到我们和另外100多名积极分子还有几个警察坐在同一辆开往英国乡村的火车上。

)和中国水利部在北京对外发布的《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践与探索》一书,希望引起各界重视该问题。
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该书作者之一倪文进说:“农村面源污染加剧,还没有开始全面治理,城市污染又不断向农村转移,并长期积聚,都对饮水工程水源构成极大威胁。”该书提出,中国农村大多采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目前还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已有的法律法规均没有明确规定内容。迫切需要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行政法规,规范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管理。
《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说,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全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太湖、滇池等重点湖泊水体为重度污染,洱海、博斯腾湖、洞庭湖、南四湖、镜泊湖等大型湖泊为中营养状态。
2005年水利部农水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约为3.23亿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2006年至2010年间,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解决2.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倪文进称,中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投入,力求在2013年前解决全部3.23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但基层水利部门执行质量很关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在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内的农村公益设施中,‘重建轻管’仍比较普遍,这对这些设施发挥效用和可持续运行造成了困难。”
我对这次活动所知不多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只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前往。但当我发现同行的这些示威者都没人知道他们答应参加的活动究竟是什么时,我开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他们知道要采取某些行动抵制石油业,但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在哪里进行,怎么进行。然而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参加,显然对于自己盲目参与一个由隐形机构(一天下来都不知道究竟谁在发号施令)组织起来的不太清楚具体内容的活动感到自豪。

为了显示公平民主,在火车行驶期间传下来一张信息单,说明了目的地,并祝贺我们有机会参与到“禁油”示威的行列中来。传单还表示如果任何人感到不安,则可以在下一站下车回家。但当时车厢里挤满了穿着示威服的人(白色连体工服和防尘面罩),积极分子被致力参加抗议的示威者包围着,这种情况下要打退堂鼓恐怕需要极大的勇气。

没有人面露不安,整个小组都保持微笑并热情地聊天,一种大家之间共同的信念溢于言表。只有当我们试着说服一些积极分子接受我们的访问和拍摄时,不安的神情才开始呈现。三位示威者表示自己还不够资格讨论这个话题,其他则表示不爱抛头露面。

当然我们也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人,他们表现得很有礼貌,善于表达且有说服力。他们解释了为什么对石油的依赖会对地球造成威胁——不仅因为会释放二氧化碳,而且开采时也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他们还阐述了持续依靠不可再生资源生产能源和食品的安全涵义,还提到为什么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环保主义者仍然是保持环保信息传递的有力组织的原因。

很遗憾,人们愿意为了捍卫清洁的地球家园而与警察正面交锋,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站出来解释他们的动机。我不禁想,至少对于某些参加者来说,也许成为示威队伍的一员比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来得更重要些。

Saturday, September 1, 2018

有轨电车计划能帮中国城市“治堵”吗?

如果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3000亿元人民币投资能够兑现,那么未来十年有轨电车可能会在中国复兴。

中国许多大城市过去都有有轨电车,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这些电车开始渐渐不用了。位于辽宁省南部的大连市,是为数不多的还设法保留电车的城市之一。大连不但让有轨电车担当交通运输的重任,还把它变为一个特色景观来吸引游客。香港也保留着有轨电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

在过去的两年里,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在内的许多城市正式宣布要引进现代有轨电车。

中国北车集团,国有铁路设备制造商,将首次为中国带来现代有轨电车。该集团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各城市中一共有54条现代化电车轨道、1200辆车纳入了他们的生产计划。

德国企业福伊特也签署了5700万元的合同,为中国开发低地板有轨电车技术。2012年7月,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则签订了为期10年的协议,将其有轨电车技术授权给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在一线城市,有轨电车预计将成为地铁的延伸,连接不断扩大远郊区县,例如,上海城市规划者就提议建设700至800公里的新轨道。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委员会的周翊民说,二三线城市的有轨电车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的“脊梁”。

据预测,中国的城市人口到2025年将增加3.5亿,总数接近10亿,因此亟需一个更高效的公共交通模式。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公共交通模式是地铁和公交车,但这些系统已经非常拥挤,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虽然据说多达26个城市已开始制定计划发展有轨电车,但《经济观察报》近日报道称,目前还“没有一个整体规划或国家标准来指导发展”。

不过,即便没有具体的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是能够比较迅速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包叙定认为施工一两年内就可以完成。

比起小汽车、公共汽车和地铁,有轨电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近日,上海的政府官员们已商讨要把一种低碳节能的新型有轨电车引进到上海。由于现代有轨电车施工过程不用那么大兴土木,因此据称可以少消耗不少能源,还能显著降低噪音污染。